成长中,可以说孩子的优秀与否,都跟父母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毫不夸张都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给予他最丰富的养料,最终的样子也是父母给予的养料决定的。当然若是养料不匹配的话,也很可能会在无意间就把孩子原本的自信给彻底摧毁。
当孩子降临的那刻,他干净的如同白纸一样让人无措,那时候父母便开始对孩子充满了无限的希冀。甚至为孩子设想了无数种未来可能成为的样子,但是不管怎样,父母期待中的孩子都是积极又优秀的。只是后来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家长的用力过度,以及溺爱无度,都将成为限制孩子发展的先决条件。其实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那些物质,反而是父母那些积极的教育,因为这样会使孩子的内心渐渐地充盈起来。
都说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到孩子,的确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误导孩子,甚至那些错误的言行句子,会给孩子很多不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的行为,所以家长没必要总是想着去学习他人的教育方法,毕竟教育的主体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为自家孩子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才对。但是不好的教育方式确是值得推崇的,因为这是很多家长经过实验证明的,若是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变笨,那么家长必须要避免这几种方式。
一、孩子的缺点被无限放大
原则上说,孩子有缺点是正常且可以理解的,毕竟他需要有个自我摸索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缺点的存在,孩子才在日后把缺点转化为优点。但是很多父母却经常会用行为,或者是语言暗示孩子太笨。之后孩子在自我概念形成方面就会有误解,觉得父母好像说得很有道理。于是这些负面的暗示行为,就被孩子记在了心里,甚至误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
其实这种暗示对孩子只会有负面影响,之后孩子的心里肯定会出现畏难情绪。相对来说还是应该用鼓励的方式去引导,这样才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方式。不要总是只看到缺点,更不能揪着这些缺点走不出来,因为被放大的缺点会让孩子心理有压力,这样下去孩子看到的只会自己不好的地方。
孩子在成长中的塑造性是最高的,所以家长还是得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才行,最好能把这些优点放大给孩子自信。
二、习惯去打击孩子的好奇心理
本身孩子有好奇心是好事,是孩子求知路上的一种动力,再加上家长引导正确的话,孩子必然会成为探索小达人。这份好奇会让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升级,那么最后孩子肯定会被培养得很有知识。但是有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却总是选择打击的方式,无数次的打击之后,孩子再也不会想着去探索和求知了,因为他的心思已经彻底没有了。
之后孩子的很多观察力,以及他的创造力也会逐渐地消失。至于家长,真的该尊重这份好奇心,因为它可以督促孩子的探索欲望再次膨胀。孩子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摸索得来的,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收获更多知识,况且还是替代不了的。因此多给孩子鼓励好过打击,让他独自去探索更多东西,若是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探索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随意地使用物质奖励
很多家长几乎把物质奖励尊奉为“圣旨”,觉得这是促进孩子进步的最好方式,但是却忘记了但凡是奖励,就应该注意一个度才行。所有的物质奖励是绝对不能乱用的,最起码在决定给孩子奖励之前,要设定一个奖励的规矩,只要孩子把规矩内的事情做好,那就应该获得属于他的奖励。要不然孩子会对做事失去兴趣,即使做事,估计也是物质在诱惑着孩子。
其实奖励这种教育方式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注意奖励时候的分寸和度。更多时候除了物质,还是希望家长能把目光放在精神奖励上面,很多时候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更能给孩子带来满足感。精神奖励的方式有很多种,最有效的当属语言奖励了,在家长的鼓励和夸奖中,孩子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天津天童教育觉得,虽然说教育的方法有上百种,但是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永远只有那么几种,所以说在方法的选择上要精挑细选。再有就是“踩雷”的教育方式一定要避免,因为很可能会因为家长的“无知”,最终给孩子带来的都是毁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