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起,孩子们就必须学习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和应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的内在环境,一岁前,孩子们用大部分时间学习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他们要学会手脚协调等,移动自己的位置,拿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学习怎样让身体各个部分按照大脑发出的指令自如行动。他们观察、学习,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接受各种信息,进行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慢慢长大后,他们开始学习利用自己的智慧做事情。通过一次次的经验,包括成功和失败,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环境进行认知和调整,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孩子学习应付自己的内在环境的同时,他和外部环境也有了接触。婴儿的第一个微笑,就是他对外部环境的第一个反应和互动。他觉察到自己微笑时,周围人给予他的表扬和鼓励;并发现,当他用微笑回应别人的微笑时,感到很愉悦。这样,他认知内在环境和协调外部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强。同样道理,当他遇到阻碍,他可能会调整或放弃。
外部环境中,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孩子性格特质的发展。
其中一个就是家庭氛围。孩子通过与父母亲的关系,体验整个社会关系。每对父母营造的家庭气氛不一样,孩子通过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体验经济条件、种族背景、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对他们的影响。
他们吸收家庭价值观、道德观与生活习惯,进而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个家庭氛围的标准。他的物质取向,受到家庭经济氛围的影响。如果宽容忍让是某个家庭的行为典范,那么这类家庭的孩子就可能会认为宽容忍让是相互支持应该付出的代价。
天津天童教育觉得,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如果父母之间温和相处、彼此友善、齐心协力,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或孩子相互之间也容易发展出这样的关系。合作就会成为这个家庭的行为规范。家里所有孩子的共性,就是父母营造出的家庭氛围的体现。